2004年8月5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洞天福地 乘凉无忧
潘晨/文 詹逾/摄 通讯员 李镇明

  酷暑难当,杭州市政府向老百姓免费开放了避暑纳凉的“防空洞”。人们在享受政府部门“让洞于民,避暑纳凉”这一亲民便民的举措时,安全是否也得到了保障?带着这个疑问,我们走进了防空洞,亲身感受了一回。
    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吴山脚下的一处防空洞。在入口处,记者看到了避暑纳凉守则、今日服务人员的名单和服务承诺等。沿着通道逐渐深入,记者越发感到了凉意,与洞外的高温天气完全就是两个世界。
    让记者感到不解的是,洞内的灭火器不是挂在墙上,而是放在办公室的壁橱里!“这可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哦。因为洞壁的构造非常结实,灭火器很难挂得住,所以只能将它们安放在值班室。不过我们的前提是一旦发生事态能够拿得方便,用得及时。”杭州市人防办公室(民防局)平管处的任书记笑着向记者解释道,“此外,今年5月份我们就对洞内的线路提前进行了维修。但是由于湿度大,我们还是经常检查电器、电路的安全。”
    随后,记者又来到附近的几个“防空洞”,洞内的情况大致相同。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去年8月份起,杭州市人防办就已经向社会免费开放人防工程,供市民避暑纳凉,开了全国先例。至今,杭州市共有15处对外免费开放的人防工程。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接待了大约13万人次。”任书记说:“安全这方面我们更注重的是治安,为了那些避暑市民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,我们人防办全体出动加入到这一‘战斗’中。”
    7月29日晚20时左右,紫阳坑道的服务人员拾到装有现金、钥匙和药品的布袋,直到晚上11点下班后才等到失主,在经过核对确认后将失物交还给失主。
    任书记向记者表示,避暑纳凉是为民服务的一项应急举措,“让洞于民”是一件好事。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他们会不断加以改正。